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第四届全国高校区域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综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5年11月5—7日,由中国音乐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襄阳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谷城县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谷城县文化馆、谷城县剧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区

2015年11月5—7日,由中国音乐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襄阳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谷城县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谷城县文化馆、谷城县剧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区域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襄阳市工会干部学校召开。此次研讨会设计了实地考察、理论研讨、当地传统音乐展演三位一体的模式,分三天进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诸多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北当地群众文化工作者,齐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隆中,对区域音乐理论方法、汉水流域音乐文化、地方音乐资源与地方音乐文化史以及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此次会议共有42位代表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展演汉水流域各种体裁传统音乐近二十个,发言学者涉及高校23所,来自于除湖北省之外的9个省市,尤其是汉水流域7位文化馆或“非遗”部门领导的参会与介绍,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新亮点。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教授、湖北文理学院校长丁世学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复旦大学教授张晓虹以《汉水流域音乐文化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为题,从方言地理、自然地理、政区设置、交通区位、明清移民五个方面,探讨汉水流域音乐文化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中国艺术研究院乔建中教授则作了《汉水流域音乐文化初议》的发言,全面梳理汉水上、中、下游的音乐文化资源,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汉水传统音乐分布格局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关于汉水音乐研究的初步想法:“统合以往资源、重启田野考察、强化历史观照。” 分会场则围绕以下话题进行讨论: 一、区域音乐研究的理论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区域音乐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谢嘉幸在《区域音乐与音乐地方学——以音乐北京学学术研讨会所引发的讨论为例》一文中指出,“地方音乐研究要重启田野考察,关注当下的音乐生态现状,活态地重建地方文化体系,以适应地方音乐的当代生存。”田耀农在《论中国传统音乐跨区域共性联系》中,通过实例论述跨区域音乐之间的共性联系,并指出:“跨区域音乐的共性联系研究,在传统音乐发展及中国音乐发展中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意义。”蔡际州、向文《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运用音乐数据库资料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尝试》一文,对湖北220首田歌音调三音列时值进行统计,并运用地理信息(GIS)相关技术平台生成音调地理分布专题图,以表图对照的方式对该地域的音调分布进行观察研究。臧艺兵在《地理区域、文化区域、行政区域三个概念对音乐文化研究的影响》中强调,“在区域音乐研究中,要审视地理区域、行政区域、文化区域三个空间概念的确切含义,并考察它们在区域文化研究中分别运用和交叉使用的状况。”吴凡作《区域音乐文化的当代整合与再研究——基于两个不同区域的个案设计与研究进行时》的发言,以回访为研究理念的出发点,结合两个不同区域的研究个案,提出区域音乐研究中的多中心论。在她的研究中,还涉及了多种音声表述、中外不同视角以及多学科的文献,为区域音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齐易《论河北民间音乐色彩区的划分》一文,以人文地理学为依据,将河北民间音乐大致划分为冀中、冀南、冀西北、冀东四个音乐色彩区,并分析四个音乐色彩区风格特色以及形成因素。孙凡《杨匡民与湖北民歌研究》一文,主要梳理、展示了杨匡民湖北民歌“三声腔”“色彩区”理论的形成过程,并进一步讨论其学术背景、研究方法与学术成果的关联性等。林立策则在《也谈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关系——来自音乐调查过程中的感悟》中,探讨了民族音乐学中频繁使用的“局内人”和“局外人”这一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关于汉水流域音乐文化事项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杨传红《创新是地方戏曲发展的灵魂——“襄阳花鼓戏”声腔音乐创作探索》一文,通过梳理襄阳花鼓戏的形成期、发展期、低谷期、起死回生等四个时期,提出“地方语言中‘字声韵调’对旋律影响不容忽视;应重视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二度创作;地方高校要合理设置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模式。”而穆兰通过《兮兮楚音芊芊楚舞——“非遗”元素在音乐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一文,向大家分享音乐舞蹈诗《荆山楚源》的创作经历,并对《荆山楚源》中“非遗”元素的运用进行详细地展示说明。保康文化馆馆长罗琼《浅谈保康县民间音乐与“非遗”》、谷城县文化馆馆长李春阁《山曲水韵民俗风——谷城县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工作汇报》,分别介绍所在地区的音乐文化事项及它们的传承情况,并以文化馆的视角分享保护传承民间音乐的做法与心得。彭先一《襄阳花鼓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则就襄阳花鼓戏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 三、区域音乐个案研究 该部分主要涉及到汉水流域以外的各区域音乐个案研究: 蓝雪霏、刘东兴两位学者主要以人作为研究切入点。蓝雪霏《勇敢的接力者——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排湾族民歌文化教育探访录》,通过对台湾泰武小学歌谣传承进行实地考察,解读该校查马克老师将合唱作为不同声音特征的文化集合的声音理念,并为新的区域音乐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刘东兴在《两个人两条线——汨罗江上游民歌传承人现状调查》中,以汨罗江上游民歌传承人作为考察对象,探讨在官方传承与民间传承两条路线下,汨罗江上游民歌的传承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而张益琴、石芳、徐海波三位学者的研究则“聚焦”在西北地区。石芳《河西民间小戏初探》对民勤小曲戏、凉州半台戏等河西曲子戏的地域分布和基本特点进行展示。徐海波《甘肃省会宁县丁沟乡南门村丧葬仪式音乐及乐队的考察》主要对南门村丧葬仪式中的阴阳诵经音乐、器乐曲牌的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张益琴《甘肃陇南区域音乐文化的类型及特征》,梳理了甘肃陇南区域音乐文化形成的时空背景,展示了甘肃陇南区域音乐文化的类型、分布及其地域艺术特征。 戎龚停、胡小满两位学者主要侧重于从史学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观照。戎龚停在《沿淮民间歌舞的时空构建脉络》的发言中,对沿淮花鼓灯艺术历史、沿淮民间歌舞体裁分类进行梳理。胡小满则在《略论乐妓对明清燕赵小曲的影响》中提到,乐妓是燕赵小曲再兴的传播者,是燕赵小曲形态精致化和地域风格变革的重要推手。吴华强在《“高腔”?“平腔”?——关于湘西苗族民歌称谓与翻译问题》中强调,“田野调查是音乐人类学的安生立命之本;应注意少数民族音乐整体性的研究;关于湘西苗族土语苗歌的整体性研究和微观上的深入研究还不够,而微观与宏观的综合性研究也未能有机结合。”关于湘西苗族民歌称谓翻译的问题,乔建中教授作出了回应:“要克服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应用本民族的称谓,把状态描写清楚就可以了。” 段文对民间音乐传承创新进行了探讨,在《山东省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创新与实践模式研究》中提出,“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校方为主导,以研究者为智力支持,以学生为传承主题,以课堂为平台,以实践演出为检验和传播窗口”的链条式传承机制。 四、地方音乐资源与音乐课程建设 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地方音乐资源与音乐课程建设”的话题展开讨论: 黄虎在《地方音乐研究与特色学科建设——从我的研究与工作说起》之发言中,从方向定位、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通过中国音乐学院与地方音乐院校对比的方式,进行了学理层面的探讨。郁正民《捡起金叶:再谈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高校特色课程建设》则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探讨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高校特色课程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侯兰新在《双重课程体系设置与五E教学模式构建——湖南文理学院区域音乐文化传承探索》中,以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为例,展示该校“保留传统优势课程资源融入新的理念”“研发、设置以区域音乐文化为主体内容的特色课程”的双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参与、探索、延伸、交流、评价”的“五E一体化教学模式。”黄妙秋作《论广西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地方性高师音乐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的发言,呼吁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地方性音乐课程建设应树立协同发展的观念,争取成效递增。周琼《〈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则以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为例,展示了该校课程建设过程及成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特色教改案例等,并对课程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 结语 本届研讨会议是前三届区域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延续,也为以后区域音乐研究以及汉水流域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一)案头、田野工作齐头并进与多学科观照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根基与趋势。 乔建中提出的“统合以往资源、重启田野考察、强化历史观照”是汉水音乐研究的初步想法;张晓虹作《汉水流域音乐文化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的发言;吴凡提到的回访的研究理念、中外不同视角、借助多学科文献等;蔡际州、向文运用地理信息(GIS)相关技术平台对湖北田歌分布进行统计,探讨“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及各位参会者立足田野的个案调查与研究等,进一步明确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立足点——案头工作(已有相关资料、文献的梳理、整合)与田野工作(立足田野、深入田野)齐头并进,同时也呈现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对于区域音乐文化事项,要进行多学科(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地理学等)、多视角的考量与观察。 (二)重视与地方对接是第四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新亮点。 此次会议,不仅有来自各省市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有汉水流域7位文化馆或非遗部门工作者进行发言。地方文化工作者、学者获取地方音乐资源较为便利,更能与地方音乐文化事项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李月红在发言中也强调:“地方民俗学者、文化干部的作用巨大,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要与他们长期保持互动关系。”可见,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也应重视地方文化工作者、学者的研究,加强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学者的交流与对接。 (三)“地方音乐”进课堂是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郁正民、黄虎、候兰新、黄妙秋、周琼等专家学者以自己所处的地域与学校为例,作了关于“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建设”的发言。在发言中,他们均展示了自己学校“地方音乐”进课堂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这可以看出,在区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民间音乐传承人,也应关注课堂这个传承平台,更应把学生纳入地方音乐传承者的行列中来。 向清全中国音乐学院2014级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xawlxyxb.cn/qikandaodu/2021/0114/494.html



上一篇:我读张国平的国画山水
下一篇:问道倾心堪梦远 寻根固本正当时——《襄阳本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