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美国文理学院特征及对留学决策的启示(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赵爱武,李青.美国文理学院与综合大学本科教育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1). [9]庄丽君.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特点研究——基于

[8]赵爱武,李青.美国文理学院与综合大学本科教育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1).

[9]庄丽君.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特点研究——基于11所文理学院的调查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7).

[10]王婷婷.美国精英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11]王春春.以教学为中心:美国文理学院的教师招聘机制分析——以麦卡莱斯特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7,(2).

[13]闫妍.当代美国文理学院博雅教育特色研究——以威廉姆斯学院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14]Diana Rhoten,et al,“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t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T eagle Foundation White Paper,2006.

[15][17]王靖,雷洪德.美国文理学院经历的三次挑战及其回应[J].高教探索,2015,(10).

[16]Tzeleza, P.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EB/OL]. 2013-01-24.

[18]王茹,高珊,吴迪.美国2015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介绍[J].世界教育信息,2017,(9).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求学。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比2017年增长了8.83%。[1]在这些留学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到美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根据 《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蓝皮书的调查数据, 2006年,在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中,攻读本科学位学生的比例只有14.87%,远远低于攻读研究生(76.09%)的比例。到了2015年,攻读本科学位学生比例上升至41.28%,比2006年增加了26.41个百分点;而攻读研究生比例则下降为37.51%,比2006年下降了38.58个百分点,攻读本科的比例超过攻读研究生的比例3.77个百分点。而且,中国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1000人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3.3万人,增长了32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国留学的非教育动因中,“培养国际视野”(32.5%)和“体验异国生活文化”(14.7%)占据了较大比例。留学规模和结构的这些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开始把视野拓展至美国的文理学院。从长远来看,这也将改变我国留学回国人员的结构。本文拟以美国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特征和优势,同时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在留学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挑战,最后,结合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情况,为求学者的留学决策提供参考。二、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特点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三类,这三类大学各具特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美国综合性大学,名扬全球并受到求学者的青睐。此外,有着悠久历史,以博雅教育为理念、小规模、高质量本科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 s college),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美国的文理学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二是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理念,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实施小规模教学组织形式;三是专业设置广泛,以人文学科、社会学为主,兼有少量自然和工程学科;五是以本科水平的通识教育内容为主。(一)发展历史悠久文理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原型。1636年,第一所文理学院哈佛学院(现哈佛大学)成立,如果从这个时候算起,则文理学院到今年已经有383年的历史。在哈佛学院成立之后, 陆续成立了包括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学院(现耶鲁大学)、费城学院(现宾夕法尼亚大学)、新泽西学院(现普林斯顿大学)、国王学院(现哥伦比亚大学)、罗德岛学院(现布朗大学)、女王学院(现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在内的8所学院。[2]随后在长达两百年左右的时间里面,文理学院一直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1862 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和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 赠地学院和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的以研究和高级训练并重的美国大学模式开始对以文理学院为主导的学院模式产生冲击,[3]直到19 世纪末,文理学院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学院仍属纯粹的文理学院。从20世纪初开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经过调整,有的文理学院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或者学院,有的成为独具特色的小型学院,成功彰显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文理学院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0%,学生人数占25%。到1970年,文理学院数量下降到25%,学生人数下降到8%。而到了21世纪后,文理学院的占比下降5%左右。(二)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理念文理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博雅教育,即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单一的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是要通过系统广泛的学习,使学生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4]这与早期美国学院由教派主办、以培养牧师、公民领袖和有教养的贵族为目标有关系。比如,美国第一批大学(最开始都是具有文理学院性质的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的理念还是具体课程设置,都很好地践行了博雅教育培养全人的理念。[5]在文理学院,博雅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位的必修课程,但是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学校只是规定课程的选修方向并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供学生选择。博雅教育要求学生理解基础性知识、了解自然、文化和社会;掌握认识、分析和表达等核心技能;尊重真理,认识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探索正式学习、公民权和社区服务之间的联系,[6]在考核上,则集中在写作、文学、外国语、美国政府与历史、经济、数学与科学七个学科。[7](三)实施小规模教学小规模教学是文理学院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庞大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文理学院办学以小而精为特色,主要体现在较小的招生规模和班级规模上,就算在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的今天,文理学院依然坚持这一特点。众所周知,班级规模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生师比,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理学院坚持小规模教学,是其保持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文理学院平均注册全职学生人数为1836人,非全职50人;综合性大学的全职学生平均为人,非全职为1360人。文理学院的师生比为1∶9.6,综合性大学为1∶15。文理学院67%的班级规模小于20人,只有1.6%的班级大于50人,而综合性大学班级规模小于20人的为46.7%,大于50人的为12.4%。[8]在顶尖的文理学院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对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等11所学院分析发现,所有班级的教学规模均小于20人,生师比在7∶1到10∶1之间。其中,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卡尔顿学院和海沃福德学院授课规模在20人以下的课程比例分别为85% 、61% 和81%。[9](四)专业设置广泛文理学院虽然规模小,但专业设置不仅广度不逊于其他院校,而且特色鲜明,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主要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以及以社会学科三大类,在这三大领域之外,文理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的学习。例如,韦尔斯利学院单一学科开设 31个专业,跨学科专业开设了22个,从两种类型的专业开设总数量上可以看出跨学科专业数量也是相当庞大。[10]这是文理学院专业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文理学院专业设置的广度。(五)以本科水平的通识教育为教学内容主体虽然不同文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各异,但由于其重视本科教育,并以卓越的本科教学著称,[11]所以课程体系目标包括使每位学生拥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同时在某一专业或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比如米德尔伯里学院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12]威廉姆斯学院课程包括主修课程(没有必修课程)、集合课程(跨学科多元化式的选修课程)、重点特色课程(契约课程、探究课程EDI、独立研究、特色写作、体育课程、临界语言)。[13]除了严密的通识教育体系外,文理学院的教育内容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注重跨学科教育。一项对全美109 所文理学院的调查显示, 48.6% 的被调查学院表示“非常侧重”跨学科教育,另有50.47%表示“比较侧重”跨学科教育;[14]二是积极开展本科生的科研实践,为学生进入研究型学校学习提供支持。小型文理学院和研究型大学在定位上有差异但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文理学院为研究型学校输送了很多优秀的研究生生源。三、文理学院在留学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在看到文理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它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高等教育供给的角度看,由于其提供小规模教学模式,造成办学成本和学费比较高,在与综合大学、职业学校竞争的同时,生存和发展难度增加。从需求的角度看, 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的专业化教育需求增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文理学院精英教育的冲击,文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高等教育供给:办学成本高和高校间竞争加剧增加生存和发展难度1.学费昂贵,就读成本高经费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本前提。进入20世纪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文理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进一步受到挤压。一方面,由于纳税人对文理学院作用的质疑和学生、家长的职业导向,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影响,政府对文理学院的投入呈大幅下降趋势。[15]另一方面,其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同样由于经济发展形势不好而下降,并且开始越来越多地转向公立高校。相关调查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学或学院获得的捐赠明显减少,2009年平均下降了18.7%,而那些以往受捐数量很大的高校(受捐数量超过10亿美元)更是平均下跌了20.5%。[16]同时,由于规模小、小班办学的影响,使得文理学院办学成本较高,进一步抬升了学费。2.高校间的竞争加剧,增加文理学院发展难度作为一类高等教育组织,美国文理学院已经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历程看,至少经历了三次挑战,而在这些挑战中,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三次挑战影响更为巨大。在这次挑战中,招生市场的冲击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17]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为一个由综合性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文理学院等组成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专业教育的追求等原因,许多生源涌入综合性大学和州立大学,文理学院由于坚持精英教育和博雅教育理念,生源日益萎缩。(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职业化能力需求与文理学院办学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受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价值被社会各界所认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提高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地位和收入,成为越来越多劳动者的选择。同时,在教育领域,职业化的取向越来越明显,各个层次的大学和教育机构陆续开设了各类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工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上也对毕业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这对以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为特征的文理学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学生们开始选择职业性导向的学校和课程,而大学间的竞争也加剧了这一过程,使得文理学院招生规模日益萎缩。按照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对高等院校分类的标准,2005年,美国的文理学院有287所,在美国高等教育院校中所占的比例为6.54%,而到了2015年,文理学院下降到250所,占比为5.4%。[18]四、对海外留学决策的启示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学生自身的学校,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受到家庭经济水平、学生禀赋、家长和个人喜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家庭和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职业倾向来进行综合评判后进行选择,而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优化我国留学结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认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作用文理学院与综合性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相互独立的两个组成部分,文理学院和顶尖综合性大学一样难申请,他们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有的是个人的偏好和认知差异。以文理学院见长的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例,一方面,由于其专业特征不明显,其在招生市场的竞争力不强,毕业生在适应劳动力市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衔接困难,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用人单位则恰恰看中了这种综合素质所蕴含的潜在发展力。(二)明确适合自身学习的专业和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对于个体的学习内容、学校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性格、学习能力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测评工具。在海外留学选择过程中,求学者不妨使用这些工具对自己的行为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测试,以了解自己是适合学习应用型、专业性强的内容还是博雅教育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决定选择文理学院还是其他类别的学院。(三)准确了解职业选择与文理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否一致出国留学面临着两个就业选择:要么在国外就业,要么学成归国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前述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当前快速增长的留学规模,已经大大改变了留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状况,卖方市场优势正在消失,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因素,比如,尽管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利于毕业生尽快地找到工作,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操作性、重复性强的专业性、技能型岗位将逐步被机器所替代,相反,那些创意性强、难以标准化的工作则需要更多的人来加以满足,而这恰恰是文理学院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等所擅长培养的人才。如果留学是以就业为目的,那么,对于拟出国的学生来说,在出国求学之前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变化的趋势,明确职业取向十分必要。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服务机构,了解各类职业的能力要求以及动态变化,根据这些和前述文理学院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来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是否适合就读文理学院。参考文献:[1]教育部.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EB/OL].2019-3-27,[2][12]曹晓艳.美国文理学院的历史沿革与办学特点——以米德尔伯里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3]王春春.“与众不同的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5).[4]张会亮.美国文理学院办学特色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3).[5]卓泽林,杨体荣.当前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5).[6]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ment on Liberal Learning [EB/OL]. [2017 -06 -14].https:/about/statements/liberal-learning.[7]American Council of Trustees and Alumni. What Will They Learn? [EB/OL].[2017-02-17]. http://what will they /about.[8]赵爱武,李青.美国文理学院与综合大学本科教育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1).[9]庄丽君.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本科教育特点研究——基于11所文理学院的调查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5,(7).[10]王婷婷.美国精英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1]王春春.以教学为中心:美国文理学院的教师招聘机制分析——以麦卡莱斯特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7,(2).[13]闫妍.当代美国文理学院博雅教育特色研究——以威廉姆斯学院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14]Diana Rhoten,et al,“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t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T eagle Foundation White Paper,2006.[15][17]王靖,雷洪德.美国文理学院经历的三次挑战及其回应[J].高教探索,2015,(10).[16]Tzeleza, P.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EB/OL]. 2013-01-24.[18]王茹,高珊,吴迪.美国2015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介绍[J].世界教育信息,2017,(9).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xawlxyxb.cn/qikandaodu/2020/0917/434.html



上一篇:中大、文理学院曾迁徙连州
下一篇: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总目录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